本博客持续修改与更新中,点击这里查看最新的内容

原贴 熟练的五笔输入法如同拼音输入和键盘打字都不会中断思维 – 辛德林记

  1. 熟练后用五笔打经常打的字,根本无需思考编码,非常自然地就打出来了,就跟用笔写常用字无需思考一样,这通常被人称作条件反射.

非常同意老哥的说法,打字中的一直想着编码是非常影响思路,我理想的方式是打字方式(记录想法的方式)可以赶上并不中断自已的思考.
我当前认为电子文字的记录是当前最优的记录想法的方式了,对比其它方式

  1. 语音录入 –> 无法修改、录入时间长、线性记录、没法做索引 | 简单与实时,记录精准
  2. 语音转文字 –> 错误率高不够精准,修改麻烦 | 可修改,加索引
  3. 手写 –> 录入麻烦, 速度录入慢 , 整理麻烦,整理后可读性降低 |可整理,可索引,图文结构自由首次录入时非常爽
  4. 电子文档 –> 录入麻烦、速度未训练前输入慢、文档结构调整花时间 | 修改方便, 可以整理,训练后可以加速输入,整理后干净, 文档结构规范且统一

关于思维中断也非常同意老哥的想法,任何录入方式都会中断思维,拼音也好, 五笔也好,语音录入也好,关键是要把内心想法整理出来才是最终的目的。对于我这种少于输入的人来说,之前的好多想法也是流失和遗忘了, 电子录入当前对我来说是最好的, 拼音最大问题还是要选字,五笔用肌肉记忆后会给大脑少一些负担,相对我觉得更好,就是这个肌肉训练对于我这种不常打字的人来说有点难了(开始尝试训练了).

五笔有先天的缺陷,因为它其实算不上输入法,它本质上是“抄写法”。它只有在“看到什么打什么”的时候才有一些优势,而在“想到什么打什么”的时候,就明显处于劣势了。五笔用户在边想边写的情况下,思维经常会被“回忆编码”所中断(也许那些太过常见的编码早已“被手指记住”,但肯定有一些编码需要时间才能回忆得出来)。一直以来,人们传说(五笔也如此宣传)五笔是最快的输入法,事实上它是打了个马虎眼:它只是在抄写的时候最快,一旦脱稿,它的速度就会降到抄写时的一半,甚至四分之一[1]。

这个是我现在的状态没有错了,一般要记录我不熟悉的内容时,速度非常慢,但是智拼音理论上是用了最多人想输入什么的这个概念,这个用了之后也会有问题,就是可能自已写出的东西直接被输入法影响了,而换了一个词与原本的想法有所差距。 说实话声母和韵母比字根快一点中,字根说是可以肌肉记忆,但是临时拆字是真的难,看来我还是要强化前 500 的练习才行, 好多字我可以直接 z+拼音了

老哥记录下来的评论很趣